深度对话:力健中国总代理叶双铭先生谈健客沙龙
  这次采访上海遂生机电设备Simon我们采用了不同与以往的方式,不是简单的记者提问被采访人的履历、进而笼统涵盖每个方面的的话题,而是就健身沙龙与Simon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SIMON在此基础上再次创新,提出他在酝酿、思考健身沙龙时所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先将这些问题拿出来让笔者做解答,于是,一场风格迥异的采访由此展开:  Simon:首先,你对沙龙的印象是什么?
  笔者:健身沙龙立足于20%的高收入人群,给他们提供一个高端的商务休闲场所,在沙龙中所使用的器械都是国际一流器械,满足他们对于商务休闲的需要。
  Simon:刚才我们谈到高端的20%的客户人群,那么从你看来,这些人群要怎样与目前现有的商业俱乐部里的高端客户相区别?
  笔者:据我目前所了解,目前的绝大部分的商业俱乐部里的高端客户并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相比高尔夫会所的会员,这些客户群体算不上是高端的客户。

  Simon:好,那么从社会里的人群来进行区分,你觉得应该做的高端客户应该属于哪一部分人群?现在健身俱乐部里的高端客户属于哪一个阶层?
  笔者:从我的个人角度看来,高端客户应该是和高尔夫球会会员或者如香港马会会员一样的社会阶层,如果以橄榄来比喻社会形态,那么这些人属于上端最稀少的那一部分。这是高端客户。
  现在健身俱乐部里面的高端客户至多是金领阶层居多,年薪在30万左右,除目前的河南维体目前正在做发展高端客户这方面的尝试之外,其他的健身俱乐部里面的高端客户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阶层。

  Simon:那么请从社会目前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看,年收入在30万左右的人群,他们在除去其他生活开销之外,会在健身上面所投入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笔者:在我的印象中,这一部分人群的健身费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年卡在3000~5000健身卡花费,另一部分是根据需要所购买的私教费用,这个私教费用不一定是全年的购买,可以能是为期几个月的。

  Simon:请估算在北京的适龄工作人员有多少人?适龄工作的人群是除去老年人、儿童等之外的正在工作的人群?你刚才定义的金领人群,占据北京市总人口的多大比例?具体会有多少人?
  笔者:在我估算,北京目前总人口约为2千万,适龄工作人群应该在1500万左右。金领人口能占到约为1/10,大约150万左右,这一阶层如果在企业的话,应该是高级经理至总监级别之间。

  Simon:那么比这批金领还要高端的人群要有多少?也就是企业主、投资人等等这样一批人的数量有多少?
  笔者:在我估算,这样的一批人的数量在40万~50万之间。

  Simon:和我的估算很接近,我来和你分享下我是怎样估算的,北京2千万的人口,按照一个普通家庭来考量,一家四口,广而推至适龄人口是1千万,我也猜测金领会占据1/10,也就是100万人,更高端的人群,在我的估算里是有20~40万人。那么我们在目前的俱乐部最高端的会员绝大多数可能就是达到了金领级别形成了共识。

  Simon:凭你的印象来看,中国社会阶层开始加速分化是在什么时间?有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可以验证你这个判断?我们看一下商业俱乐部刚刚开业的时候它的会员构成是怎样的?
  笔者:在我看来,中国社会阶层开始加速分化是在2005年,举个感性的例子来说,北京的房价开始飙涨,产生投资热。这些都是社会阶层开始分化的一些现象。

  Simon:我和你分享一下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在我看来中国财富的增长和爆发在2005年、2006年左右。我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呢?在2002年的时候,上海的房价很稳,没有明显的上涨,我当时是第一批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买房,那是刚刚开放外籍人士可以贷款的政策,我在2003年买车的时候,那时的选择不多。在2002

年开始实行信贷买房的时候,经过到2005年几年的积累,那时手里有房的人的财富开始翻倍的增长,如果没有银行信用制度的改变,是不会有这样新贵人群的出现。这是任何上班阶层无法实现的。随着基建工程的质量提高,房地产商的利润快速增加,在我的印象中,这些地产大腕集中于2007年、2008在香港上市,产生一批新贵人群。

  所以回到商业健身俱乐部的问题,在商业健身在北京刚刚开业之初,代表了健身业态的最高级别,那是会员包括了白领、金领和高端人士,除去健身没有太多的选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那时人们的贫富差别还没有那么大。但是在2006、07之后,社会的分化就越发明显,那么我们的业态如果还是没有改变的话,只能吸引白领阶层。

  Simon:好,我们在社会分化和高端人群上的问题达成了共识,那么分化产生之后的这批高端人群,还会去选择与原来的的层次相同的俱乐部么?如果你现在是准备在北京开设俱乐部的投资人,你会怎样的定位,选择怎样的地段来服务这些人群?
  笔者:你想让我回答你想要的答案,但是在我这里有一个不同的想法,在每一个行业里,都有面对高端和大众的两种形态,比如快餐的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等,面对的是大众,在我看来,健身行业有两个方向,在你看来的出路是做高端的人群。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健身模式的客户群还可以适用在另外的一个人群,先让我来描述一下你想做的面对高端客户的业态,在那里会员享受的是尊贵的服务,私密的空间、类似于高级私人会所的奢侈路线业态。我觉得这个高端模式也很好,但是我觉得面对大众的模式,俱乐部没有找到客户的需求,抛开所有的健身专业知识不谈,目前的国内大众对于健康是有需求的,只谈减肥来讲,年度的市场产值能达到140亿,面对这样旺盛的减肥需求,为什么俱乐部却抓不到客户,举步艰难呢?健身俱乐部里可以运动减肥,但是给人的印象是要流大汗、出大力,在教练的指导下尽管有效,但是却与人类懒惰的天性不符,普通大众宁可去选择按摩针灸或者减肥药这样的手段,这是健身俱乐部的产品与大众需求的第一个矛盾。

  在面对减肥人群时,健身俱乐部还有一个弊端,是什么样的弊端,这时再以健身的科学原理来判断,一个人想要减脂,必须是消耗大于摄入,在健身俱乐部里只是管你怎样去运动,至于出了俱乐部,吃什么不管,尽管会有一些教练的饮食指导,但是对于减肥人群的饮食是不监管的。

  Simon:这样的矛盾和弊端存在,就造成健身无法抓住需求最大的减肥市场。
  笔者:所以这个市场就被其他的各种不科学、无效的减肥产品所占据。

  Simon:那么你认同减肥是要适量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才能达到?
  笔者:是的,对于这一点非常的认同,除了极少数的病理性肥胖之外,这个规律适合所有人。

  Simon:我认为你的观察非常准确,那你作为一个投资人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好的,我来谈一下我的想法,刚才我们提到健身俱乐部在面对减肥人群时有矛盾还有缺陷存在,另外,健身俱乐部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俱乐部目前销售模式以年卡为主,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选择季卡或者月卡是非常不合算的,假如你是想减肥的普通年轻女性,是会有一定的目的,如结婚、夏季海滩度假、或者被人说肥胖,她们想的是在几个月之内把体重降下来,她们会选择为期一年的减肥生活么?

  Simon:那么问题找到了,你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在我的构想中,应该这样解决这些问题,与你的设想类似,有一个运动的场所,在这里提供运动,相比俱乐部来说,这里的运动是有趣、有效的;器械配置要与目前的俱乐部有所不同,以客户的角度来看,这里面没有大重量的肌肉训练器械,原因是以目前国内大众对于肌肉训练有益减肥的认识还不够,我们不要去教育消费者怎样怎样,这个成本很高;而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可以有一些有氧器械,局部塑形怎么解决?举个例子,锻炼腹部我们不要仰卧起坐凳,一看起来就很艰苦,我们要使用投篮的腹肌训练器,类似于这样的趣味性的器械。我们使用的塑形器械要有新意,如TRX、GTS等等新式的设备。

  Simon:好的,我想先知道你了解循环训练和加速训练这两个概念么?
  笔者:这个知道,循环训练是在30分钟之内在有氧和力量之间进行转换,可以达到间歇式训练的目的,提高新陈代谢的水平,更有利于消耗脂肪。加速训练是在不平衡震动的平台上进行锻炼,这是两种新的锻炼模式。

  Simon:循环训练是一个训练的方法,对比与传统的单纯有氧或者单纯力量的训练,可以提升心肺功能,改变肌力、肌耐力。运动医学发现循环训练以每个一分半的时间进行切换,可以极大的改善提升心肺功能,改变肌力、肌耐力,爆发力的效果远远好于持续时间为一个小时的单纯的力量训练或者有氧训练。加速训练是有加速和减速的平台上,人在上面做运动,因为有加速和减速存在,比如手持一个十公斤的哑铃,在这样的平台上,就会大于十公斤。而且人在这样的平台上需要时刻调动核心肌肉群和小的肌肉群来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消耗更多的热量。

  笔者:那么你是要用这样的训练器械来解决健身教练的训练标准统一的问题?
  Simon:是的,因为这两个训练方案,你要有仪器来辅助,回到我们的第一题目,目前的俱乐部都是在做白领和金领人群的,在我看来未来的发展中还会出现两个业态,一个是做高端人群的,另一个是做低端客户群的,我正在思考做高端的客户,在前几年中我是试着做那些低端的客户,没有很成功,所以要做高端客户。

  在2006年的时候,我看到两个新式的设备:傲克和POWER PLATE,我所关心的不是要卖出这两种设备,而是这两种设备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我做了一段时间的实验,看到了效果,就可以解决我们刚才探讨的大部分问题。

  其次,我在2008年知道一个产品,就是NARL,将这三个设备结合,NARL可与缩短运动的时间,因为这些的运动与传统运动不同,它们的本体感受会很舒服,并能把运动的效果转化出来,就不会过分的依赖于私教的水平,只要按照设备的使用来进行,可能不需要顶级教练的水平,一个一般水平的教练在培训完如何使用这三个器械的基础上就可以,这样能够达到标准化并适合与连锁发展。

  又结合我们谈到的高端人群,我们就可以提供这样的健身场所,告诉大家有这样新式的减肥运动的方式,对于某些健身俱乐部来说,可以开辟出一个100平米左右的区域来做俱乐部内已经达到金领级别的客户群,这样就可以帮助到投资人解决他们的问题,提升到他们的业绩。

  接下来我们谈如何国内开设店面,抓住高端人群的问题。昨天我见到一个很有名的教练,了很好帮助会员成功减肥的例子,并做成了一个相册,标明跑步的距离是从重庆到西安,所举起的重量相当于多少吨。于是我就问这位教练,完成这样的训练每天需要多长的时间,他的回答的是2个半小时。我说我给你看看一个案例,有一个女孩重210斤,身高为173cm, 参加过减肥训练营,每天锻炼8个小时,只掉了10几斤,结束之后之后就开始反弹。随后她到健身房里面锻炼,只减掉了2~3斤,于是找到教练寻求指导,锻炼两个月之后减掉了20多斤,之后想进一步往下减,教练的建议就是延长运动时间,但是还需要上班等其他生活方面而无法实现。后来,刚好我的三件设备到了他们店里,于是在将信将疑的状态这个女孩开始尝试,首先是10分钟NARL,接下来是30分钟的傲克,因为刚开始她的运动量不是很大,是一三五隔天来做的,结果她做第八次的时候就减掉了10斤,她很奇怪,怎么会这样?两三个月之后变成了130斤。

  在澳大利亚有个博士,结合NARL和POWER PLATE给200个身体肥胖的人进行减肥,也很成功。所以科技在解决肥胖问题的时候是能够发挥作用的,只要这项科学技术符合运动医学的原理,就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教练服务水平的参差不齐的问题
  2、缩短了客户的运动时间
  3、满足了运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而且在运动时间是需要教练的全程互动,所以你要付私教服务的费用。

  所以很简单,面对那些减肥的人群,累计几年下来所花的费用早就超过几张健身年卡了,那如果你再能够保证减肥效果的时候,俱乐部为什么不可以把费用定高一点。很多肥胖的人是只摄入,少消耗,所以越来越肥胖,那么现在起你来运动,增加消耗,只要保证你原来是怎么吃的,现在就怎么吃,不要增加。摄入不变,消耗一直增加,解决了可操作的问题,这就是我在这三年中从技术、实验当中得到的结论。

  还有一个很稳定的客户群是产妇的身材恢复,如果你可以解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那么你就不必很费力的去寻找客户。你只需要在每个城市找到最高端的1/10人群中的产妇就可以,所以要从最高端的客户来开始做。我认为商业健身房的投资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再回到怎样服务到这40万的高端客户时,如果开设一个1000平米、2000平米的场所是辐射不到他们的,但是,我可以知道在城市中这些层次的人群集中居住在什么地方,或者是什么地方上班,我只要把面积缩小,就可以服务到这些客户。所以这也可以植入到高端的俱乐部,因此我觉得有这样的技术,可以产生这样的业态。

  笔者:你想通过技术来解决教练标准化的问题,那么客户会不会在使用这些器械的时候产生厌倦感?,因为每天的运动都是重复相同的。
  Simon:我在体育总局所做的健客沙龙,来使用的有不同水平的客户,有刚刚开始锻炼的,也有锻炼十几年的,他们都没有产生厌倦感,因为在一个POEWER PLATE 上可以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初学者到职业高水平运动员都适用,而且锻炼时与教练的互动。都可以解决趣味性的问题,有了这些器械,不是要取消私教,而是要私教怎样与客户互动,怎样控制饮食,怎样去微笑面对客户。这些是需要教练加强的地方。

  笔者:你又没有统计过能够3个月拿出6万元的人,能有多少?能够2个月拿出3000元的人数一定会大于拿出6万的人数,为什么一定要做高端呢?
  Simon:这是一个商业的感觉的问题,法拉利很多人都喜欢,如果法拉利不是售价200万~300万,而是更便宜,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喜欢法拉利?为什么法拉利没有调整到更便宜的价格?刚才我们也谈到中国的减肥市场有140亿,如果记得没有错的话,别的减肥的办法也不便宜。有效而又健康的是我们健身行业的方法,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行业有这样的技术,这本身要值钱的,还有私教的服务也是值钱的。这样的话将来普及的效果就会很好。给我的商业感觉是我觉得这技术国外很多名人在用,本身就不是适合与低端的档次。

  笔者:如果用产品来达到标准化,对于教练的技术要求变为更好的服务,更好的谈吐,更好的形象,我们是服务性的零售业,那么有人开发出相同类似的产品怎么办?面对恶意复制怎么处理?
  Simon:在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可以与这几项产品相同水平的产品出现吗,这是目前世界上几个领域内顶尖先进的产品。面对恶意复制,没有问题。其实很简单,在没有出现POWER PLATE之前就可以进行循环训练,除去有没有效果不谈,个人的本体的感受是不同的,在这样的器械上有教练可以训练的很舒服,而且还有教练,因为傲克是唯一一个可以进行循环训练的器械,一台设备就解决,不用上来下去的切换,本体感觉很舒服,时间会很短,这个本体感觉是很难复制,如果这个技术可以快速连锁铺开,这就是一个连锁店的模式。有第二家来竞争也是一件好事情,这就证明这个市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