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永远都是健身俱乐部最重要的一环

04月26日  |  阅读 3545

        随着互联网购物的发展与体验式消费的兴起,商业房产开发商发现:比起其他业态,健身俱乐部在拉动客流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所以健身俱乐部福音来了。城市发展不断,主要街道不时兴起,为健身俱乐部选择开店地址提供更多方便。

        能不能租到合适的场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由于房东们对健身行业观念有所转变,现如今俱乐部俱乐部场地选择面不断扩大。那么合适店面标准如何界定?

        一方面,如今人们日常活动仅局限于社区范围内,故而多数大型超市改变开店模式,设立多家小型社区超市。人们的活动范围、健身俱乐部选择习惯趋向社区,俱乐部管理者应该加以重视。


        第二,说到占地面积,俱乐部管理者有另外的打算。客流量较大的零售商已考虑与其他店商一起合用场地,以缩小店面规模,减少店铺租金压力。这恰恰给健身行业提供了很多契机,将健身俱乐部引入购物商场是个不错的考虑,例如英国一家健身俱乐部将场地设在大型超市内。Xercise4Less效仿此,在乐购(Tesco)商场内开了一家。“明智的老板一般会选择跟地产商坦白说可接受与其他行业商铺一起分享黄金旺铺。”

        健身店铺租赁市场将发生如何变化?会面临怎么样的难题以及会出现什么样的发展机遇?我们来听听以下英国俱乐部管理者的是怎么说的。其中很多情况与中国颇为类似。

Barry Boot Camp桑迪·麦卡斯基尔(Sandy Macaskill)

        房东们以往不太喜欢健身俱乐部,主要是他们觉得健身行业属休闲功能中心,不足以拉动客户流量。随着健身事业不断发展,房东们的想法已经有所改观。如今的精品健身工作室,不局限于会员模式,还销售单次课程,增加零售业务,并配备果汁与食品。这样俱乐部模式与美容、美发会所模式不谋而合,将自己转换角色,从单纯的体育运动拓展为体验与零售结合型店面。 

Aspria健身, 执行总裁、合伙人, 布莱恩·莫里斯(Brian Morris)

        多年来健身场地租赁市场发生了诸多变化。售后回租交易(sale and leaseback deal),一直以来盛行于宾馆行业,如今也出现在休闲运动领域。在不久的将来,拥有大量设备俱乐部也会仿效,遵循售后回租(sale and leaseback)模式。鉴于房产所有权已经从企业管理剥离出来,要么供求方(房东或投资方),要么需求方(健身俱乐部),不可能兼具两者身份。OpCo/ PropCo角色分离,进一步解放资产造就了公司精明的运营模式。

        市面上很多俱乐部都进行了多方兼并。这绝对是明智之举,旗下俱乐部越多,租赁筹码就更胜一筹,不仅可以拿下业主方,也会有更多的投资方慕名而来。同样休闲运动课程越来越被大众认可,创造了大量机遇,运动休闲行业也可以届时将自己打造成与零售店、办公室等同样层次的行业。

        同时,随着俱乐部、俱乐部配套设备加强,俱乐部相应在规模上发生了变化。近期欧洲一些小型健身俱乐部(面积约900平米到2300平米)引起大众的注意。鉴于市中心租赁价格有了相应调整。欧洲零售业情况没有明显回暖,市场租赁方面健身场馆还是比较有优势,无需紧张。比起欧洲大陆,中国民众消费能力更强。

        房地产运营成本比较大,自然容易与其他商户合作来提高客流量。如零售商与休闲运动俱乐部共处一地,是可行的。情况虽然如此,在城外大型商场设立健身俱乐部,对于那些乐于每周多次健身的人不是很理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考虑到市场拓展,我们考虑将目光放远至欧洲其他国家。难题还有很多,比如房产所有者还没有认识到运动休闲业飞真正意义,还有来自城市规划部门的问题。而且我们将我们俱乐部面积标准定在9000平米到1.8万平米之间,这一点就够我们折腾的。还好,我们在德国有四家店,德国房产商在投资方面比较保守且有较长的预期。所以他们不求有多大回报,场地租赁比较有利。

The Gym Group, 房产部经理, 乔纳森·斯帕文(Jonathan Spaven)

        地产市场波动不断,供应方与需求方都想超越对方。本来易实现目标被过去三年的后经济以及次贷危机吞噬掉了。但是因祸得福,也促生了新的机遇。地产发展势头卷土重来,伦敦最为明显。大型住宅区以及多功能社区已进入计划阶段且将取得成效。给运动与健身俱乐部行业留出一片发展空间。

        用于大面积的大型商场以及实体店面行业提供更大市场利用空间。这种趋势将一直伴随整个2016年,很适合大空间的运动俱乐部;新型的蹦床公园将不断出现,盈利性上有很高发展潜力,繁荣局面指日可待。

        然而黄金铺位仍然是市场追逐的宠儿。随着租户逐步将盈利方向转向第三产业,租赁者将会接踵而来。因此竞争将为更加激烈,小型俱乐部以及市场新手会发现性价比好的租位都被名气企业一抢而空,他们很难找到一席之地。

Anytime Fitness, 物管部负责人, 斯蒂芬·劳特-怀特

        Anytime在英国拥有73家分店,在欧洲西班牙、荷兰以及比利时都设有分店。回想经济危机的那些暗淡的日子,行业内中型面积与价位的俱乐部深受其害,高端健身会所逃过此劫,随后出现一些主打低价的健身房。即便如此,作为行业内中流砥柱的中等俱乐部市场依然很乐观。健身俱乐部选择开业场所,我觉得需要考虑两点,一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另一个方面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定的一些硬性标准:基于会员方便考虑,选址既要考虑交通方便且还得保证一周24小时营业。这些因素的确限制了我们选址范围。

        大范围住宅区、写字楼盛行之前,我们很容易取得位于底层空间比较大的商铺。如今,物业地产商都把那些空间做了住宅区或者办公区。我们得另做其他打算啦。我们必须眼界开阔,将眼光投向一些拥有很大空间的且意欲缩小规模的领域。这应该是最有效的办法。为此我们会与大型超市一起合租一块场地。

        欧洲健身数量不断攀升,但总体收益增长甚微。低价路线健身俱乐部比较多,以后我们难免要与之争夺市场。不过不必担心,总体盈利上升空间很大,特别在东欧一些国家。我们致力于到2025年在英国开700家特许加盟店。届时英国健身俱乐部数量将会接近饱和。

easyGym,执行总裁/合伙人,保罗·洛里默·温 (Paul Lorimer Wing)

        健身俱乐部素来都是要为客户提供便利,场地主要选择人流量较多地(比如住宅区或者写字楼附近)。低成本健身俱乐部在英国相对比较容易找到场地。俱乐部租金上不去,所以场地投资方一直以来都不看好俱乐部。然而商业地产中大空间的商铺闲置压力越来越大,业主们改变了经营模式,如今市场环境有利于俱乐部,俱乐部选择的余地比较丰裕。当然日后来自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竞争不可避免。

        本着为会员提供方便的目的,我们(easyGym)会考虑与零售商合作,在商场内设店,扩展业务,提高easyGym知名度,前提是人流量较多商场。我们会将业务扩展至欧洲。欧洲零售店铺过度发展风头已过,可以通过比较好的条件拿到适合的场地。这个计划我们已经酝酿了很久并做了相关调查。我们将首先扩展欧洲市场,特别是租金相对比较低西欧市场。低成本、新创及小团体授课为主的俱乐部目前很难在场地争夺上和大品牌抗衡。我认为3到4家低成本俱乐部会选择合并,毕竟市场还未饱和,发展空间还很大。

Xercise4Less,首席内容总监,西蒙·塔特(Simon Tatt)

        俱乐部选址固然重要,但我觉得服务质量好坏才是重中之重。经营取胜的俱乐部之所以发展很好,是因为他们都把会员之所想,提供最好的价值观念、高端服务产品以及温馨的锻炼氛围放在首位。零售店铺租金一直居高不下,但与2006年7月峰值相比,相差甚远。供求关系变化与业主风险调控的相互作用,最终体现就是租金高低。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长,俱乐部风险指数降低,正好填平租金支出。

        小产权物业一般都会示好零售行业,以求高收益。如今低价路线俱乐部也因有着激发更大人流量之优势,可以与零售行业决一高低,来获取店铺。在过去两年中,迫于出租收益以及客流量压力,面积多达7000平米以上的店面物业地产都改变经营计划,缩小场地规模。见缝插针,2013年我们与乐购(Tesco)合租场地,开了一家商场健身俱乐部。今后我们还会设立更多此类模式的俱乐部。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行业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市场调查公司明特尔(Mintel)数据显示80%的成年人考虑过加入健身俱乐部,如今健身会员人数不足人口的20%。这说明行业上升潜力巨大。即便发展空间很大,俱乐部管理层也应谨慎对待业务扩展,必须严格考虑租金因素,实施可行的经营措施,以防过快发展对公司运营产生不良影响。公司经营模式良好,又能得到投资者资金注入,这样的公司钱途无量。

        2016年6月14-15日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健身产业这5年来的成长,你我一起见证。更多精彩活动将持续推出,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