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享“极致”的健身体验(环球走笔)

08月05日  |  阅读 1453

  “请问,女更衣室在哪儿?”记得笔者第一次去家门口附近的健身中心游泳时,囧得差点儿找不到北。

  “这一排隔间都是更衣室,不分男女,空闲的就能用。这可以提高使用率,不是吗?”工作人员微笑着讲解,“每一个隔间两侧的门都可开启、闭锁,从一侧进入换好游泳衣后,从另一侧走出,便是泳池。”说话间,她递过来一个塑料大篮。“换下的衣服放在里面搁到池边就行了,当然不要有贵重物品。”
泳池颇显“寒酸”,不是在其他国司空见惯、可进行正规比赛的8条泳道50米长池,而是一个25米短池,其中还有一片区域被分割出来——一群小朋友正在教练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打水球。这样的硬件设施的确不够“高大上”,但单次2.5欧元、不限时畅游的低廉收费,足以令人心生欢喜。
作为国际化都市,布鲁塞尔虽没有体量庞大、气势恢宏的“体育中心”,但热爱运动的人们却几乎随处可以找到健身场地。每个城区的中心地带都有一个政府投资的综合性健身中心,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服务周到、价格亲民。而城乡中茵茵绿草、参天大树围合而成的公园、路径,更是免费的健身天堂。
“将有限资源用到极致”的理念体现于方方面面。除却节约、环保、经济得多的25米短池,还有许多场地上描画着各种边界线的体育馆,这些线条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令人眩晕却也实用:各种运动器材有序地立在场边,拉起一条网,可打羽毛球;推过一个桌,可打乒乓球;移动一道架,就可打篮球;摆上一道门,还能踢足球……少见“专馆专用”,“一馆多用”才是主流。
比利时虽小,却是公认的网球强国,曾培养出海宁、克里斯特尔斯等世界名将。这里虽一年四季阴雨连绵,但大部分球场还是露天土场,常常是风雨不期而至、浮尘飞扬,但球迷们仍乐此不疲,毫无怨言。说到底,决定项目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不是设施有多好,而是心里有多爱。
但“简约”并非“简陋”。相反,各类场馆为提升顾客体验不遗余力:淋浴室一定是标配,大汗淋漓后洗个热水澡会提升快乐指数;餐饮服务必不可少,饭菜质量可圈可点,价格也平易近人;配备的儿童游乐区有专人看管,父母可安心运动……
此外,很多场馆还经常推出五花八门的活动,譬如请设计师来讲“穿衣怎样搭配更时尚”,请会计师来讲“如何理财更科学”,或者搞一场小型义卖会,或者组织一次“趴体”,让新加入的会员“今晚我们相识”……
如果说场地、设施等硬件是可以估值的显性资源,那么,附着其上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健身人群则是难以估量的隐性资源。用好显性资源需要科学的组织方法,而挖掘隐性资源则需要管理者以良好的服务意愿、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手段与消费者产生“化学反应”。
通过尽力满足各种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健身中心聚拢了人气,在变身社交平台、大众讲堂的同时,也渐成一个个小小的社会减震器、解压阀、黏合剂,其社会功能得以大大拓展和延伸。这或许也是比利时人对“资源”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某种形式的“极致利用”吧。

 

相关链接

2015 ChinaFit 西南健身大会简介 

2015 ChinaFit 华南健身大会简介

2015 ChinaFit/IHRSA中国管理论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