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健身私教兴起 背后藏隐忧

03月27日  |  阅读 3589

        □苏报记者 赵焱

  不去健身房,甚至不出家门,照样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健身私教”的一对一指导。

  如今在苏州,越来越多健身爱好者开始聘请网络健身私教,通过网站或聊天工具,接受“私人订制”健身服务。不少健身教练也瞄准这一商机,推出个人网络私教业务,起步早的已经成立专门机构,会员数最多的超过了400名。

  网络健身私教让健身指导突破地域限制,改变了健身行业的经营模式,也为健身爱好者带来便利。不过,网络私教的从业资质谁来监管?预付费后如何保证后续服务的质量?诸多问题也带来了新的隐忧。

  现状

  苏州成熟网络健身私教机构仅一家,学员有400多人

  几年前,陈宝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健身教练。现在,他已经拥有私教工作室和一家“网络健身指导中心”。仅在网络平台,他的学员就有400多名,而且保持着每周3到5人的增长。学员中,近的就长三角,远的来自广东、云南等地,甚至还有在新加坡、日本等地的中国留学生。

  陈宝介绍,2009年时,他开通了微博并认证为“健身教练”,有很多人咨询健身方面的问题。随后,他在网络上不断发布原创健身知识,“粉丝”越来越多。刚开始,他让有需求的人将个人信息、问题发到邮箱,再进行针对性回复,慢慢形成了第一批客户。后来,他又搭建网站,开网店,聘请了3名专业教练。目前,会员注册后,只要填写身高、体重、身体围度和疾病史等信息,再提供正面、侧面和背面三张照片,即可“聘请”网络私教。

  “我们主要提供增肌、减脂两项业务,每个学员每月收取300元”,陈宝说。此外,他还在网站提供动作示范视频,并进行一对一视频指导。计划以3天为一个周期,制定前,会先询问对方有什么健身器材,在哪里练,想要什么效果。开始训练后,会要求对方每天反馈一次当天的完成情况。

  目前,这种模式比较成熟的网络健身私教机构,苏州只有一家。不少其他健身教练也在尝试开拓这项业务,但多数处于起步阶段。本月,健身教练张琨推出的网络私教健身课堂刚刚开课,首批招了10名学员。平常,他仍主要通过电话、微信、微博、QQ等方式与学员交流。

  症结

  存在虚假宣传现象,运动理疗、康复课不靠谱

  记者采访中发现,苏州不少健身爱好者请过网络健身私教。

  苏州网友“肉松今天要不要开始减脂了”透露,2014年,在请了一个厦门的网络健身私教后,她根据对方提供的健身计划,体重顺利从63公斤减到了53公斤。在她看来,网络私教既能提供方法,也能督促自己,很“靠谱”。

  但长期坚持健身的杨建萍并不赞同聘请网络私教。她此前一直在健身房进行有氧锻炼,最近1年半开始请私教进行肌肉和体能训练。“只有面对面,教练才能真正了解你的身体状况,找到最适合的方法,避免无效或受伤”,她认为,网络私教的规范性比较差,存在不少虚假宣传,

  如故意夸大健身功效,或捏造头衔等。而且,很难核实对方的从业资质和真实水平,在提前付费以后,也难以保障后续服务的质量。万一出现伤病,更无从追责。

  “有的网络私教会推销运动理疗、康复等课程,这些多数不靠谱,要谨慎对待”,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曾任国家跆拳道队队医的马胜介绍,运动理疗、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专业,运动伤病很难通过文字、对话或视频作出“远程诊断”。健身者如果身体不适,应找专业人员进行当面诊治。网络私教不适合没有健身基础、对动作要领掌握不足的人群。

  趋势

  平台亟须公信力,需与线下活动相结合

  网络健身私教的出现,打破了健身行业现有的经营模式。“它大幅降低了成本”,陈宝介绍,目前,他的“网络健身指导中心”会员数已经远远超过实体店,除了教练成本,每年只需1000多元的网站维护费。而且,和传统的健身房私教相比,发展会员不受地域限制,网络健身私教有巨大的价格优势,一个月的费用仅相当于传统私教一小时的价格。

  同时,每个教练可以全天候地一对多服务,工作时间更加灵活。在陈宝的“网络健身指导中心”,教练每服务一名会员,就可获得40%的提成。“这让很多健身教练蠢蠢欲动,但要把网络私教做大做强很难,关键是要有权威的平台、有影响力的品牌”,

  陈宝认为,网络健身私教如同网购,目前还是一个个分散的“卖家”,既难以监管,也缺乏公信力。他建议,刚开展网络健身私教业务时,可在淘宝、京东等网站上开通网店,将交易平台设在第三方。为了弥补远程指导的不足,网络健身私教还应与线下活动相结合,例如在会员较多的城市组织面对面培训、讲座等。

  “网络私教的出现适应了人们健身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马胜认为,未来,私教将成为健身行业的消费热点,尤其是运动康复等领域。最早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将抢占网络健身私教市场的“制高点”,改变健身行业的格局。

  互联网时代,国外健身行业玩法多

  视频课程类:具体有提供付费的全套系统化课程、根据用户身体指标推送客制化课程等

  智能硬件类:如模拟跑步、单车运动场景的Bitgym等

  健身计划类:外国健身人群从小就有健身习惯,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去安排自身的健身计划,因此这类产品倍受欢迎

  饮食定制类:属于健身产业的附属产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也是国外健身爱好者关注的方面

  信息聚合类:帮助学员找到合适的健身会所、教练和课程,并提供服务评价信息

  社交网络类:通过健身过程和经验的分享、传播,激发用户的健身动力

 

相关链接:

2015ChinaFit健身大会主页

2015ChinaFit健身大会邀请函

2015ChinaFit瑜伽大会与您“ 瑜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