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设备:谁是砸钱的大赢家

02月05日  |  阅读 1546

    不可否认,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中国,过去的两年是健身健康行业发展迅速,受到极多关注的一个时间段,而专家们也认为,这个趋势会在未来继续,这也是为什么来自硅谷甚至华尔街的投资巨头们不惜砸重金,对很多商业模式还没有成熟的健身创业公司进行投资。无论这些创业公司是否可以生存,它们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整个健身行业的发展。

    2014年,投资人为可穿戴式产品砸下了高达10亿美金的巨款,而这些只是公开的数据,还有大量没有公开的,但重点你应该已经懂了:去年,投资人为这类产品砸了很多很多钱。一家叫StrategyEye的科技分析公司将2014年全年的投资做成了一个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出,投资人更青睐哪些可穿戴式产品,也可以推测出2015年以及未来,这个行业发展的方向。

    Magic Leap,一个和虚拟科技相关的创业公司,是这个名单上的最大赢家,从谷歌和高通等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得到了令人结舌的五亿四千两百万美金的投资。著名的可穿戴设备公司Jawbone当然榜上有名,排在第二,融到金额在一亿四千七百万左右。中国手机科技公司小米投资四千万美金的Misfit排在第三。这个名单上还有Jaunt VR(两千八百万美金),Zepp Labs(一千五百万美金)。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手机的合伙公司华米科技得到了三千五百万美金的投资。来自英特尔可穿戴式的经理Paul Stacey曾在一个名为未来的可穿戴科技的论坛上发言,承认英特尔公司也在关注这个行业,并且在为这类产品的无线充电科技进行研发。除此之外,英特尔还投资了一家名为Vuzix的创业公司。

    以上的公司大部分来自欧美,那国内的健身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又如何呢?多款国外智能手环的热销,让国产可穿戴设备蠢蠢欲动。借助百度云和微信平台,无论是华为、TCL等老牌硬件厂商,咕咚、乐心等新兴品牌,还是众多的类山寨公司,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 从国产可穿戴设备的现状来看,还只是极客们秀自己的玩具,即使价格从不到百元到上千元的产品都有出现,却始终不能给普通大众一个值得选购的理由。

    虽然国产的智能手表和手环都被戴上了智能的帽子,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产品都是伪智能。计步、监测睡眠、闹钟、手机断连提醒、消息提醒等基础性功能成了很多可 穿戴设备的主打功能,传感设备的研发落后成了可穿戴设备的死穴。而这些基础性功能在人手一部手机的状况下,也只能去吸引追求新鲜的极客了,京东在主页主推的一些智能手环仅日销千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的可穿戴设备就好比手机里的功能机,与普通的电子手表相比确实够智能,但和智能手机相比就不足为道了。真正的可穿戴应当是机器与大脑的交流,与身体器官的交互,不能局限于功能性应用。

    无论是智能手表还是智能手环,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创新,毕竟手表形式的手机早在几年前就被中国的山寨厂商做出来了。国产的可穿戴设备还没有革命性的功能出现,却早已同质化。在网上搜索不同品牌的智能手表和手环,从外观到功能都如出一辙,仿佛来出自一位设计师之手。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山寨产品用较低的价格和同样的功能骗走了早期的可穿戴设备体验者,一是让原创品牌产品销量不高,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信心搞研发,二是山寨品牌劣质的产品和糟糕的体验,给普通大众传 递出国产可穿戴设备垃圾的信号。

    除了华为和OPPO,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并没有发力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有前景但还不成熟,很多厂商都有概念没产品,说白了就是在观望。传感技术的落后让习惯了堆砌硬件的国产手机厂商不愿意进行自我突破,也唯恐谷歌和苹果的产品太火不会给自己留下太多的市场,毕竟论研发能力国内手机厂商还太落后。同样,微信和百度云在争做可穿戴设备的入口,但吸引来的都是些小公司。传统手机巨头不愿意受制于腾讯和百度,他们想要也必须建立自己的可穿戴设备入口,智能手机市场战争激烈,全力进军可穿戴设备无疑是弃车保卒。总的来说,手机巨头的保守,只为等可穿戴设 备大爆发的时机。 而对于想在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捞一笔的中小厂商,在资金和研发能力上都不可能引领一场可穿戴革命。谷歌眼镜没能吸引他们模仿的眼球,三星Galaxy Gear对手机太过依赖,众多的可穿戴设备品牌正唯MOTO 360马首是瞻。或许等到MOTO 360和苹果iWatch现货的时候,国产可穿戴设备才能迎来一场质的飞越。如果国内可穿戴设备厂商不能克服抄袭的侥幸心理,靠借鉴国外产品来分得市场上的一杯羹,终究不是一个可行之策。

 

 

相关链接:

2015ChinaFit健身大会综合信息简介

2015ChinaFit健身大会在线报名

2015ChinaFit健身大会在线参展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