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阴瑜伽?
07月31日 | 阅读 2029
简介
阴瑜伽是根据中国的阴阳原理,将古印度的瑜伽与中国的中医经脉理论,针灸的穴位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概念瑜伽,是对古典瑜伽(哈达)的发展与创新。
其独到之处是在做瑜伽动作的同时按揉经脉上相应的穴位,通过刺激穴位,使气血畅通,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保健, 防病治病于一体的功效。阴阳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如:昼夜,热寒,刚柔等, 在人体中的阴阳关系为:体表为阳,体腔为阴, 腰部以上为阳,腰部以下为阴, 皮肉为阳,筋骨为阴。所以阴瑜伽主要练习腰部以下的下脊椎部位,尤其是这些部位的筋骨。一般的瑜伽大多数称为阳瑜伽,因为它多半是收紧肌肉,许多动作主要是伸展和强壮肌肉,而阴瑜伽它要求意念集中在所锻炼的关节上,而将肌肉放松,拉伸的是筋骨之间的连接组织和关节。阴瑜伽的动作要求保持的时间较长,一般在3分钟左右,就是在这种保持中来达到深度的拉伸。阴瑜伽的锻炼主要集中在大腿以上,腰部以下部位,重点在髋部,骨盆,跨关节上,这些都是平时不太容易锻炼得到的地方,它尤其适合女性,可以说是根据女性独特的生理及生殖系统特点来锻炼的,有利于生殖系统的保养和卵巢的保养,防治妇科疾病。
注意关键:阴瑜伽的锻炼主要集中在大腿以上,腰部以下部位,重点在髋部,骨盆,跨关节上。阴瑜伽的动作要求保持的时间较长,一般在3分钟左右,就是在这种保持中来达到深度的拉伸。
Paul Grilley
阴瑜伽(Yin yoga)是美国瑜伽导师Paul Grilley在1979年创立的一个流派,练习者众多。他本人是医学博士。他结合自己瑜伽修习经验和在医学方面的优势,与日本数位学者精心研究了人体的结缔组织,糅合中国道教和武术的精粹,同时又结合瑜伽的本质形成了一个新颖的流派。
阴瑜伽不是瑜伽姿势的另一个分支或是另一种叫法,只是做为一个较新颖的流派为大家所认识并接受。
阴瑜伽强调的是整个身体的放松,清空一切杂念并结合缓慢自然的呼吸,长时间的动作保持,在肌肉完全放松的状态下锻炼骨骼及其结缔组织、调节神经系统、增强耐力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特点
第一,强调的是伸拉身体骨胳的连接组织,骨头之间韧带、润滑液和骨膜,利用瑜珈的体位法,每个动作静止一段时间,3-5分钟,有时甚至是10分钟,主要锻炼的部位是盘骨及下背部。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偏重于身体的伸展,动作缓慢,在自身极限内保持时间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
第二,缓慢细长的呼吸,动作的静止时间长,让身体的肌肉完全放松,从而达到伸拉骨胳的结缔组织。
第三,让感觉向内走,注重自身的体会。
第四,锻炼人的耐力,为瑜伽的修炼进程打下良好的静坐基础。
从人的身体来看,血液、肌肉是属于阳性的,骨胳、内脏是属于阴性,但这种理解是相对而言的,阴与阳无法在同一时间、同一方法得到发展,两者必须互相配合得到平衡。强调的是伸拉肌肉,按摩内脏机体,强健脊柱,配合缓慢细长的呼吸,调节神经系统,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我们平常练习的大部份都属于阳瑜珈。
练习对象:普通男女老幼都可练习。对于骨胳受伤的练习者需要咨询医生同意后方可练习。
理论
也是说,Paul Grilley以一个西方人,在中国的阴和阳之间,找到了平衡的原理,再融入一些人体结构学的观点,发展出一套理论。也就是说,他认为经常练习较讲究肌力训练的体位法后,需要有舒缓式的动作,拉长我们的肌肉与筋,让身体不会太过重视肌肉,少了柔软;只有动作,少了自己与心灵接触的时间。
因此,他设计的动作都不难,比如:蝴蝶式、劈腿前趴式….这些对经常练习体位法的人来说,都不是「重量级」的动作。但是,它难的是:每个动作停留约5分钟。换言之,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拉筋+停留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又一个的动作。
Paul Grillry认为:要做阴瑜伽,除了呼吸的配合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下半身要延展,上半身有一点肌肉练习。因为他认为:一般人腿部运动多半只于走路、跑步或肌肉训练,延展不够,因此要多拉筋。但为了平衡,上半身需要练习一些肌肉。
地区差异
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学院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吕萨先生认为Paul Grilley这套理论主要是针对喜爱练肌肉的西方人设计的,西方人即使做瑜伽,也喜欢有肌力训练感觉的Ashtanga Yoga或力瑜伽。因此,他们很需要用拉筋的方法达到平衡,瑜伽本来就比较着重拉筋式的体位法,所以,会觉得Yin Yoga这些动作很熟悉,没什么。若是您过去的体位法已经很重视柔软度了,就不用再去练阴瑜伽,因为那会过度拉伸我们的肌肉与结缔组织。但若是您最近很偏重在练习,倒是可以用阴瑜伽的方法,来延展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肌肉与肌腱。不过,它的延展时间很长,因此请不要停留在自己最大极限,例如:劈腿时请不要劈到最大角度,而是保守一点,收一些些回来,好让自己在长时间拉筋时不要过度而受伤,就像Paul Grilley说的,只有阴与阳达到平衡时,我们才能和谐,让自己达到更喜悦的层次。
一个理念的产生和创立实行,一般和这个理念的提出人本身的学识及其经历很有关系。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妨从创立者本人的情况开始熟悉他的理念。
1979年,Paul Grilley21岁,因阅读《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而深受启迪,开始学习锻炼瑜伽并对瑜伽着迷。(Autobiography of a Yogi,by Paramahansa Yogananda.
当时他生活在美国蒙他拿州的一个小镇上,那个时候他想以从事教练瑜伽为生,似乎是不太可能(因为当地服务人口太少)。因此他想再继续学习掌握脊柱指压治疗法(脊柱按摩治疗法,Chiropractic)来增加一些服务项目,从而开始到当地大学里进修有关人体解剖学课。同时他还进修了运动机能学。不过他并没有获得相关学位。
这段时间,他受他的解剖学老师Garry Parkerhe 的影响很大,后来他出版了《瑜伽解剖学》一书。之后(1982-1995年左右)他开始跟随Paulie Zink 学习道家瑜伽(Taoist Yoga)。后者是中国功夫传人,(大圣门,大圣劈挂,大圣功夫,猴拳?),曾经跟随香港来美武师Cho Chat Ling 学武10年,其中7年基本功(道家瑜伽,Taoist Yoga,这个名词我还没有完全弄懂来龙去脉)。师傅坚持让他参加搏击比赛,结果曾经得过美国国内及国际冠军无数。
Paul Grilley接触日本人Hiroshi Motoyama也应该在这一段时间。后者对印度瑜伽,道家气功,中医针灸等等深有研究,并一直试图解释中医经络学说,试图找到气和/及prana的解剖学载体。他认为人体的精微能量分两种:机体能量(气)和精神能量。而精神能量以印度学说中的气轮为中心。并作了很多相关研究,初步认为人体的结缔组织很可能就是气的载体,是经络的基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