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产业催生特色经济
07月11日 | 阅读 1152
从仿制、贴牌的单一机械产品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从健身哑铃、健身杠铃到涉及家用健身器材、专业健身器材、单位健身器材3大类系2000种规格。历经五年的建设,新店镇健身器材产业园内项目快速集聚,60余家健身器材企业中有4家为亿元企业。
健身器材产业园属该镇工业集中区区中园,2008年,该镇依托健身器材产业优势,新辟一期占地11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建成该园。目前,园中健身器材从业人数达9350人,大专以上学历1230人,其中管理人员420人,研发人员541人。园内绝大多数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仅去年,集群内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达2.25%。
当前,国际健身器材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新型健身器材(机械)层出不穷,对国内传统健身器材构成了很大压力。新店镇健身器材外销量虽超过70%,但高档产品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行业竞争力减弱、产品附加值低,制约了健身器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效益提高。针对这一情况,园区内“华亮”、“东力”、“怡达”、“新天锐”等重点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并带动园区内其它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目前,塑料、生铁、不锈钢、PU及电镀、包胶、喷塑、烘烤等材质和工艺的产品,呈现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企业素质不断提升的态势。近年来,先后有“华亮踏步机”、“东力新型哑铃”、“怡达铃杆”、“新天锐TKO”等8个产品获得国家专利;东力包胶哑铃、东力浸塑哑铃、施密特健身器材等5个产品成为省级品牌;华亮、天美健身器材成为市级品牌。南通怡达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自主研发的健身球产品,其技术已达国际水平,完全符合现代健身健美的需求。
短评:帮扶企业要善抓着力点
“我们的政企关系很好,政府组织什么活动,企业都会积极响应。”采访中,新店镇负责工业的同志无不为他们良好的政企关系感到自豪,这来源于政府对企业无微不至的帮助,更来源于政府帮企业帮到了点子上,这个点子便是企业家队伍的培养。
经济发展最紧缺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一批富有创业、敬业精神的企业家以及由他们营造起来的创业、敬业的氛围。因此,营造一个使企业家健康成长的环境,对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等工作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鼓励企业家不断扩大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在内涵上促进产品的换代升级,在外延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使工业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新店镇小企业多、大企业少,在残酷的经济竞争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兵团作战”、“你追我赶”、思路开阔的企业家队伍,更离不开党委、政府为产业发展的聚心,服务人员与企业主的交心。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一些地方还存在重引轻培的问题,如何让新引进的项目落地生根、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新店镇无疑找出了最佳的方案,并将之落在了实处,那就是抓住重点服务企业,这对其它镇区有所可鉴。当然,培育企业家队伍,除了加大政策扶持,还要引导企业家们在观念、技术、组织、管理、产品、市场等多环节上不断创新,促进企业家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