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界林淳渝:健身机构规范化制度化运营是关键
12月12日 | 阅读 5034
11月24日,为期6天举办的“2012年(第二届)CHINAFIT/IHRSA中国管理论坛”在上海顺利落幕。此次论坛围绕健身俱乐部投资、经营管理等话题展开研讨,吸引了国内近百家家健身机构的投资人和管理者参加。
2012CHINFIT/IHRSA中国管理论坛上,来自国内众多健身机构管理者参会。
来自广州知名健身机构动静界健身美容会所作为参会机构之一,已经连续两次派出高管团队参会,作为参会嘉宾,动静界会所CEO林淳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加CHIANFIT/IHRSA中国管理论坛,聆听国际健身领域高管的经验分享并和国内同行面对面交流很重要,譬如莱美集团CEO Phillip Mills和营销专家Casey的演讲很精彩,不仅开拓思维,同时一些好的创意点子也可以实际运用到自己日后经营管理中。而论坛汇聚了诸多业内同行,不仅增加了同业间学习交流的机会,了解他们的想法,也对其他地区健身机构经营状况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样的平台很有价值。
动静界健身CEO林淳渝
在论坛参观俱乐部行程中,上海地区健身机构规范、有序经营的良好形象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林淳渝认为,尽管中国目前健身机构整体经营还处于懵懂状态,但上海已有不少健身机构走出经营特色的路子,譬如一兆韦德健身、威尔士健身,他们聘用台湾、香港管理团队,凭借着丰富经验走专业化运营道路,让企业不断的茁壮成长并树立成为行业标竿。
林淳渝来自中国台湾,从事健身产业14年,其中在台湾地区工作10年,先后供职加州健身、贝克汉健身出任管理职务,2009年加入广州动静界并先后任副总经理、CEO职务。看中国大陆健身市场发展现状,林总说道:“目前国内90%的健身房无技术优势,由于投资者大多来自其他领域缺乏对行业的理解,同时没有高效、擅长健身经营的管理团队,导致缺乏最起码的经营理念、服务观念和运行模式,虽然一些机构经历了快速扩张,但最终能盈利的俱乐部却不多。”结合自身经验和对行业发展的看法,林总剖析指出当前健身市场存在的几大问题:
一、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单一
目前內地健身俱乐部收入来源主要是会籍,尤其是其利润率90%只来自会费,这一短板让健身行业面临崩盘。同时,內地健身市场收费方式过于单一,仅有一种收费方式即预缴制,而相对其他健身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则有着完善的缴费机制(如月缴信用卡EFT自动扣款)。虽然预缴费制度可以再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现金流,但若企业本身对财务成本控管不严谨,易导致公司负债比过高,一旦现金流短缺容易造成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二、健身俱乐部缺乏统一行业标准与管理规范
健身俱乐部目前没有形成系统的行业标准,虽然陆续产生过一些商业性或者地区性的品牌,但是影响力十分有限,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还是处在“自由发展、各自为政”的境地,缺乏真正有影响力品牌的带动,行业凝聚力不强导致行业发展迟缓。
三、价格战策略不可取
价格战在国内健身行业已屡见不鲜, 单纯以低价格吸引会员,不考虑俱乐部的容量、投资成本、每月维持经营的开支和会员的感受,带来的负面效果是经营进一步举步为艰,价格也很难再提上去,最后导致俱乐部的服务水平不断降低,俱乐部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四、会员流失严重 续会率偏低
很多俱乐部管理者“短视”,认为只要会员交了钱,来不来没关系,其实俱乐部不应该只重视短期的现金流,而是要以会员的健康及需求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永续经营,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会员续会率越高,代表其对俱乐部的服务满意度和忠诚度越高,可以带来持续收益。维护一个老会员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开发一个新会员的成本,如果经营过程中能设计合理的会员推荐计划,会给俱乐部带来无穷的新会员,更能使俱乐部在会员心中树立良好的口碑。而目前俱乐部的做法恰恰是重视新会员的销售开发,忽视俱乐部内部的会员服务管理,导致续会率偏低,而迫于压力只能疲于应付不断费力的再去开发新会员。
五、缺乏优秀人才 员工流动性大
除去以上四点,在经营现象中还存在“人力资源匮乏”的弊端。部分经营者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维护,薪金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注重培养人才,导致员工流动性大,招一批,走一批,最终形成恶性连锁反应,不利于俱乐部稳定和良好经营。
“从事健身行业,不光要投入百分百的热情,最终应从管理入手,加大企业规范化和制度化运营。行业有竞争不可怕,关键是每一家健身企业都要走在良性竞争的轨道,只有这样,相信未来十年中国健身产业一定能更加的成熟、完善。”林淳渝说。
了解动静界:
动静界健身会所2003年成立于广州,以专业健身结合美容为一体,目前有9家直营门店并且单店经营面积均在2000-5000平方米,多设于广州市CED高端商圈,是华南地区颇具规模的高端美容健身会所。
相关链接: